Nginx的proxy_pass配置转发路径问题

空心菜 发表了文章 0 个评论 4349 次浏览 2015-07-31 01:28 来自相关话题

Nginx配置proxy_pass转发的/路径问题:       在nginx中配置proxy_pass时,如果是按照^~匹配路径时,要注意proxy_pass后的url最后的/,当加上了/,相当于是绝对根路径,则nginx不会把location ...查看全部
nginxs.png

Nginx配置proxy_pass转发的/路径问题:
      在nginx中配置proxy_pass时,如果是按照^~匹配路径时,要注意proxy_pass后的url最后的/,当加上了/,相当于是绝对根路径,则nginx不会把location中匹配的路径部分代理走;如果没有/,则会把匹配的路径部分也给代理走。
location ^~ /proxy_api/ 
{
proxy_cache api_cache;
proxy_set_header Host api.afewbug.com;
proxy_pass http://api.afewbug.com/;
}
      如上面的配置,如果请求的url是http://your_domain/proxy_api/load.php  会被代理成http://api.afewbug.com/load.php
      如果如下配置:
location ^~ /proxy_api/ 
{
proxy_cache api_cache;
proxy_set_header Host api.afewbug.com;
proxy_pass http://api.afewbug.com;
}
     则会被代理到http://api.afewbug.com/proxy_api/load.php
 
     当然,我们可以用如下的rewrite来实现/的功能:
location ^~ /proxy_api/ 
{
proxy_cache api_cache;
proxy_set_header Host api.afewbug.com;
rewrite /proxy_api/(.+)$ /$1 break;
proxy_pass http://api.afewbug.com;
}

运维小issue

OpenSkill 发表了文章 0 个评论 3116 次浏览 2015-07-29 23:39 来自相关话题

做运维那么久了,遇到的问题千奇百怪,现决定把大大小小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做一个汇总。 一是为了提倡分享精神,二是为了自己记录备忘。 问题1:Centos5.5服务器上想挂载一块windows的移动硬盘 ...查看全部
做运维那么久了,遇到的问题千奇百怪,现决定把大大小小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做一个汇总。
一是为了提倡分享精神,二是为了自己记录备忘。


问题1:Centos5.5服务器上想挂载一块windows的移动硬盘


错误:
# mount –t ntfs /dev/sdb1 /mnt/
mount: unknown filesystem type ‘ntfs’
解决:
通过ntfs-3g来解决  
打开ntfs-3g的下载点http://www.tuxera.com/community/ntfs-3g-download/ 下载最新的版本;
#下载 :wget http://tuxera.com/opensource/ntfs-3g_ntfsprogs-2012.1.15.tgz

解压,安装:tar ntfs-3g_ntfsprogs-2012.1.15.tgz && cd ntfs-3g_ntfsprogs-2012.1.15 && ./configure && make && make install

#查看移动硬盘的属性: fdisk -l
#挂载:mount -t ntfs-3g /dev/sdb1 /mnt/


问题2:如何查看apache加载的模块


  #通过帮助得知(/usr/local/apache/bin/apachectl  -h) 

/usr/local/apache/binapachectl -l
-l : list compiled in modules (列出static模块)

/usr/local/apache/bin/apachectl -t -D DUMP_MODULES

-t -D DUMP_MODULES : show all loaded modules (包括共享模块)
即http.d中Load Moudles加载的模块

如下例子:
[root@sonkwo1 modules]# /usr/local/apache/bin/apachectl -D DUMP_MODULES
Loaded Modules:
core_module (static)
authn_file_module (static)
authn_default_module (static)
authz_host_module (static)
authz_groupfile_module (static)
authz_user_module (static)
authz_default_module (static)
auth_basic_module (static)
include_module (static)
filter_module (static)
log_config_module (static)
env_module (static)
setenvif_module (static)
mpm_prefork_module (static)
http_module (static)
mime_module (static)
status_module (static)
autoindex_module (static)
asis_module (static)
cgi_module (static)
negotiation_module (static)
dir_module (static)
actions_module (static)
userdir_module (static)
alias_module (static)
rewrite_module (static)
so_module (static)
php5_module (shared)
rpaf_module (shared)


问题3:启动apache的时候报:httpd: Could not reliably determine the server's fully qualified domain name, using 127.0.0.1 for ServerName


虽然不妨碍使用,但是本着刨根问底的精神,经过查找发现,这个问题应该是没有在 /$apache/httpd.conf 
中设定 ServerName。所以apache会用主机上的名称来取代,首先会去找 /etc/hosts 中有没有主机的定义。

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设定httpd.conf文件中的 ServerName,如下:
ServerName localhost:80


问题4:Directory index forbidden by Options directive


apache报错:Directory index forbidden by Options directive: /var/www/
在 Apache 中要列出目录内容需要 mod_autoindex 模块的支持。  

配置文件的设置方法:

打开列目录功能:

Options +Indexes

关闭列目录功能:

Options -Indexes


 在使用如 RHEL 或 CentOS 发行版自带 Apache 的朋友可能会碰到这样的问题,无法列出网站根目录下面的内容。其实问题原因很简单,因为 Apache 除了会读取 /etc/httpd/conf/httpd.conf 配置文件外,还会读取 /etc/httpd/conf.d/ 下以 .conf 结尾的文件。
 在 /etc/httpd/conf.d/ 下有一个名为 welcome.conf 的文件,这文件的内容如下:
#
# This configuration file enables the default "Welcome"
# page if there is no default index page present for
# the root URL. To disable the Welcome page, comment
# out all the lines below.
#

Options -Indexes
ErrorDocument 403 /error/noindex.html

  我们可以看到文件中去掉了目录的Indexes属性,这导致无法列出根目录的内容。可以通过更改这个文件的后缀名或者注释掉选项并重新加载配置文件解决该问题。
另外如果还有人建议需要一起删除下面的文件,这个就要看你是否设置DirectoryIndex了。
rm -f /var/www/error/noindex.html  ← 删除测试页


问题5:error while loading shared libraries: xxx.so.x"错误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一般我们在Linux下执行某些外部程序的时候可能会提示找不到共享库的错误, 比如:  


tmux: error while loading shared libraries: libevent-1.4.so.2: cannot open shared object file: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原因一般有两个, 一个是操作系统里确实没有包含该共享库(lib[i].so.[/i]文件)或者共享库版本不对, 遇到这种情况那就去网上下载并安装上即可.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已经安装了该共享库, 但执行需要调用该共享库的程序的时候, 程序按照默认共享库路径找不到该共享库文件.

所以安装共享库后要注意共享库路径设置问题, 如下:

1) 如果共享库文件安装到了/lib或/usr/lib目录下, 那么需执行一下ldconfig命令

ldconfig命令的用途, 主要是在默认搜寻目录(/lib和/usr/lib)以及动态库配置文件/etc/ld.so.conf内所列的目录下, 搜索出可共享的动态链接库(格式如lib[i].so[/i]), 进而创建出动态装入程序(ld.so)所需的连接和缓存文件. 缓存文件默认为/etc/ld.so.cache, 此文件保存已排好序的动态链接库名字列表.

2) 如果共享库文件安装到了/usr/local/lib(很多开源的共享库都会安装到该目录下)或其它"非/lib或/usr/lib"目录下, 那么在执行ldconfig命令前, 还要把新共享库目录加入到共享库配置文件/etc/ld.so.conf中, 如下:

# cat /etc/ld.so.conf
include ld.so.conf.d/*.conf
# echo "/usr/local/lib" >> /etc/ld.so.conf
# ldconfig

3) 如果共享库文件安装到了其它"非/lib或/usr/lib" 目录下, 但是又不想在/etc/ld.so.conf中加路径(或者是没有权限加路径). 那可以export一个全局变量LD_LIBRARY_PATH, 然后运行程序的时候就会去这个目录中找共享库.

LD_LIBRARY_PATH的意思是告诉loader在哪些目录中可以找到共享库. 可以设置多个搜索目录, 这些目录之间用冒号分隔开. 比如安装了一个mysql到/usr/local/mysql目录下, 其中有一大堆库文件在/usr/local/mysql/lib下面, 则可以在.bashrc或.bash_profile或shell里加入以下语句即可:

export LD_LIBRARY_PATH=/usr/local/mysql/lib:$LD_LIBRARY_PATH

一般来讲这只是一种临时的解决方案, 在没有权限或临时需要的时候使用.

4)如果程序需要的库文件比系统目前存在的村文件版本低,可以做一个链接
比如:
error while loading shared libraries: libncurses.so.4: cannot open shared
object file: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ls /usr/lib/libncu*
/usr/lib/libncurses.a /usr/lib/libncurses.so.5
/usr/lib/libncurses.so /usr/lib/libncurses.so.5.3

可见虽然没有libncurses.so.4,但有libncurses.so.5,是可以向下兼容的
建一个链接就好了
ln -s /usr/lib/libncurses.so.5.3 /usr/lib/libncurses.so.4


问题6:使用scp命令出现   "-bash: scp: command not found" 解决办法


# yum -y install openssh-clients


问题7:编译PHP 出现 undefined reference to 'libiconv' 解决办法


但凡出现类似错误,都说明找不到链接库,我们可以尝试手动在系统中查找
然后在编译的时候指定相关目录即可

#find / -name iconv.h
#/usr/local/include/iconv.h

则编译的时候增加目录,让程序能识别出链接库的位置
--with-iconv=/usr/local/include/
原文地址

configure: error: Please reinstall the libcurl distribution - easy.h should be in /include/curl/

空心菜 回复了问题 2 人关注 1 个回复 5093 次浏览 2015-07-28 00:33 来自相关话题

"msg": "Aborting, target uses selinux but python bindings (libselinux-python) aren't installed!"

空心菜 回复了问题 2 人关注 1 个回复 6572 次浏览 2015-07-26 23:56 来自相关话题

Can't find PHP headers in /usr/include/php

空心菜 回复了问题 1 人关注 1 个回复 8813 次浏览 2021-04-11 19:35 来自相关话题

使用线程池NGINX提高9倍性能!

空心菜 发表了文章 0 个评论 3448 次浏览 2015-07-26 00:49 来自相关话题

介绍       众所周知,nginx使用异步,事件驱动的方法来处理连接。这种处理方式无需(像使用传统架构的服务器一样)为每个请求创建额外的专用进程或者线程,而是在一个工作进程中处理多个连接和请求。为此,NGINX工作在非阻塞的soc ...查看全部


介绍


      众所周知,nginx使用异步,事件驱动的方法来处理连接。这种处理方式无需(像使用传统架构的服务器一样)为每个请求创建额外的专用进程或者线程,而是在一个工作进程中处理多个连接和请求。为此,NGINX工作在非阻塞的socket模式下,并使用了epoolkqueue这样有效的方法。
 
      因为满负载进程的数量很少(通常每核CPU只有一个)而且恒定,所以任务切换只消耗很少的内存,而且不会浪费CPU周期。通过NGINX本身的实例,这种方法的优点已经为众人所知。NGINX可以非常好地处理百万级规模的并发请求。
k1.png
 每个进程都消耗额外的内存,而且每次进程间的切换都会消耗CPU周期并丢弃CPU高速缓存中的数据。
      但是,异步、事件驱动方法仍然存在问题。或者,我喜欢将这一问题称为"恶魔",这个恶魔的名字叫阻塞(blocking)。不幸的是,很多第三方模块使用了阻塞调用,然而用户(有时甚至是模块的开发者)并不知道阻塞的缺点。阻塞操作可以毁掉NGINX的性能,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避免使用阻塞。
 
     即使在当前官方的NGINX代码中,依然无法在全部场景中避免使用阻塞,NGINX1.7.11中实现的线程池机制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将在后面讲述这个线程池是什么以及该如何使用。现在,让我们先和我们的"恶魔"进行一次面对面的碰撞。


问题


      首先,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问题,我们用几句话说明下NGINX是如何工作的。
 
      通常情况下,NGINX是一个事件处理器,即一个接收来自内核的所有连接事件的信息,然后向操作系统发出做什么指令的控制器。实际上,NGINX干了编排操作系统的全部脏活累活,而操作系统做的是读取和发送字节这样的日常工作。所以,对于NGINX来说,快速和及时的响应是非常重要的。
k2.png

      事件可以是超时、socket读写就绪的通知,或者发生错误的通知。NGINX接收大量的事件,然后一个接一个地处理它们,并执行必要的操作。因此,所有的处理过程是通过一个线程中的队列,在一个简单循环中完成的。NGINX从队列中取出一个事件并对其做出响应,比如读写socket。在多数情况下,这种方式是非常快的(也许只需要几个CPU周期,将一些数据复制到内存中),NGINX可以在一瞬间处理掉队列中的所有事件。
k3.png

      但是,如果NGINX要处理的操作是一些又长又重的操作,又会发生什么呢?整个事件处理循环将会卡住,等待这个操作执行完毕。
 
      因此,所谓“阻塞操作”是指任何导致事件处理循环显著停止一段时间的操作。操作可以由于各种原因成为阻塞操作。例如,NGINX可能因长时间、CPU密集型处理,或者可能等待访问某个资源(比如硬盘,或者一个互斥体,亦或要从处于同步方式的数据库获得相应的库函数调用等)而繁忙。关键是在处理这样的操作期间,工作进程无法做其他事情或者处理其他事件,即使有更多的可用系统资源可以被队列中的一些事件所利用。
 
     我们来打个比方,一个商店的营业员要接待他面前排起的一长队顾客。队伍中的第一位顾客想要的某件商品不在店里而在仓库中。这位营业员跑去仓库把东西拿来。现在整个队伍必须为这样的配货方式等待数个小时,队伍中的每个人都很不爽。你可以想见人们的反应吧?队伍中每个人的等待时间都要增加这些时间,除非他们要买的东西就在店里。
k4.png

      在NGINX中会发生几乎同样的情况,比如当读取一个文件的时候,如果该文件没有缓存在内存中,就要从磁盘上读取。从磁盘(特别是旋转式的磁盘)读取是很慢的,而当队列中等待的其他请求可能不需要访问磁盘时,它们也得被迫等待。导致的结果是,延迟增加并且系统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k5.png

      一些操作系统为读写文件提供了异步接口,NGINX可以使用这样的接口(见AIO指令)。FreeBSD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不幸的是,我们不能在Linux上得到相同的福利。虽然Linux为读取文件提供了一种异步接口,但是存在明显的缺点。其中之一是要求文件访问和缓冲要对齐,但NGINX很好地处理了这个问题。但是,另一个缺点更糟糕。异步接口要求文件描述符中要设置O_DIRECT标记,就是说任何对文件的访问都将绕过内存中的缓存,这增加了磁盘的负载。在很多场景中,这都绝对不是最佳选择。
 
      为了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一问题,在NGINX 1.7.11中引入了线程池。默认情况下,NGINX+还没有包含线程池,但是如果你想试试的话,可以联系销售,NGINX+ R6是一个已经启用了线程池的构建版本。
 
      下面,让我们走进线程池,看看它是什么以及如何工作的。


线程池


      让我们回到那个可怜的,要从大老远的仓库去配货的售货员那儿。这回,他已经变聪明了(或者也许是在一群愤怒的顾客教训了一番之后,他才变得聪明的?),雇用了一个配货服务团队。现在,当任何人要买的东西在大老远的仓库时,他不再亲自去仓库了,只需要将订单丢给配货服务,他们将处理订单,同时,我们的售货员依然可以继续为其他顾客服务。因此,只有那些要买仓库里东西的顾客需要等待配货,其他顾客可以得到即时服务。
k6.png

      对NGINX而言,线程池执行的就是配货服务的功能。它由一个任务队列和一组处理这个队列的线程组成。
      当工作进程需要执行一个潜在的长操作时,工作进程不再自己执行这个操作,而是将任务放到线程池队列中,任何空闲的线程都可以从队列中获取并执行这个任务。
k7.png

      那么,这就像我们有了另外一个队列。是这样的,但是在这个场景中,队列受限于特殊的资源。磁盘的读取速度不能比磁盘产生数据的速度快。不管怎么说,至少现在磁盘不再延误其他事件,只有访问文件的请求需要等待。
 
      "从磁盘读取"这个操作通常是阻塞操作最常见的示例,但是实际上,NGINX中实现的线程池可用于处理任何不适合在主循环中执行的任务。
 
      目前,卸载到线程池中执行的两个基本操作是大多数操作系统中的read()系统调用和Linux中的sendfile()。接下来,我们将对线程池进行测试(test)和基准测试(benchmark),在未来的版本中,如果有明显的优势,我们可能会卸载其他操作到线程池中。


基准测试


      现在让我们从理论过度到实践。我们将进行一次模拟基准测试(synthetic benchmark),模拟在阻塞操作和非阻塞操作的最差混合条件下,使用线程池的效果。
 
      另外,我们需要一个内存肯定放不下的数据集。在一台48GB内存的机器上,我们已经产生了每文件大小为4MB的随机数据,总共256GB,然后配置NGINX,版本为1.9.0。
      配置很简单,如下所示:
worker_processes 16;

events {
accept_mutex off;
}

http {
include mime.types;
default_type application/octet-stream;

access_log off;
sendfile on;
sendfile_max_chunk 512k;

server {
listen 8000;

location / {
root /storage;
}
}
}
      如上所示,为了达到更好的性能,我们调整了几个参数:禁用了loggingaccept_mutex,同时,启用了sendfile并设置了sendfile_max_chunk的大小。最后一个指令可以减少阻塞调用sendfile()所花费的最长时间,因为NGINX不会尝试一次将整个文件发送出去,而是每次发送大小为512KB的块数据。
 
      这台测试服务器有2个Intel Xeon E5645处理器(共计:12核、24超线程)和10-Gbps的网络接口。磁盘子系统是由4块西部数据WD1003FBYX 磁盘组成的RAID10阵列。所有这些硬件由Ubuntu服务器14.04.1 LTS供电。
k8.png

      客户端有2台服务器,它们的规格相同。在其中一台上,在wrk中使用Lua脚本创建了负载程序。脚本使用200个并行连接向服务器请求文件,每个请求都可能未命中缓存而从磁盘阻塞读取。我们将这种负载称作随机负载。
 
      在另一台客户端机器上,我们将运行wrk的另一个副本,使用50个并行连接多次请求同一个文件。因为这个文件将被频繁地访问,所以它会一直驻留在内存中。在正常情况下,NGINX能够非常快速地服务这些请求,但是如果工作进程被其他请求阻塞的话,性能将会下降。我们将这种负载称作恒定负载。
 
      性能将由服务器上ifstat监测的吞吐率(throughput)和从第二台客户端获取的wrk结果来度量。
 
      现在,第一次运行没有线程池将不会我们非常激动人心的结果:
% ifstat -bi eth2
eth2
Kbps in Kbps out
5531.24 1.03e+06
4855.23 812922.7
5994.66 1.07e+06
5476.27 981529.3
6353.62 1.12e+06
5166.17 892770.3
5522.81 978540.8
6208.10 985466.7
6370.79 1.12e+06
6123.33 1.07e+06
      如上所示,使用这种配置,服务器产生的总流量约为1Gbps。从下面所示的top输出,我们可以看到,工作进程的大部分时间花在阻塞I/O上(它们处于top的D状态):
top - 10:40:47 up 11 days,  1:32,  1 user,  load average: 49.61, 45.77 62.89
Tasks: 375 total, 2 running, 373 sleeping, 0 stopped, 0 zombie
%Cpu(s): 0.0 us, 0.3 sy, 0.0 ni, 67.7 id, 31.9 wa, 0.0 hi, 0.0 si, 0.0 st
KiB Mem: 49453440 total, 49149308 used, 304132 free, 98780 buffers
KiB Swap: 10474236 total, 20124 used, 10454112 free, 46903412 cached Mem

PID USER PR NI VIRT RES SHR S %CPU %MEM TIME+ COMMAND
4639 vbart 20 0 47180 28152 496 D 0.7 0.1 0:00.17 nginx
4632 vbart 20 0 47180 28196 536 D 0.3 0.1 0:00.11 nginx
4633 vbart 20 0 47180 28324 540 D 0.3 0.1 0:00.11 nginx
4635 vbart 20 0 47180 28136 480 D 0.3 0.1 0:00.12 nginx
4636 vbart 20 0 47180 28208 536 D 0.3 0.1 0:00.14 nginx
4637 vbart 20 0 47180 28208 536 D 0.3 0.1 0:00.10 nginx
4638 vbart 20 0 47180 28204 536 D 0.3 0.1 0:00.12 nginx
4640 vbart 20 0 47180 28324 540 D 0.3 0.1 0:00.13 nginx
4641 vbart 20 0 47180 28324 540 D 0.3 0.1 0:00.13 nginx
4642 vbart 20 0 47180 28208 536 D 0.3 0.1 0:00.11 nginx
4643 vbart 20 0 47180 28276 536 D 0.3 0.1 0:00.29 nginx
4644 vbart 20 0 47180 28204 536 D 0.3 0.1 0:00.11 nginx
4645 vbart 20 0 47180 28204 536 D 0.3 0.1 0:00.17 nginx
4646 vbart 20 0 47180 28204 536 D 0.3 0.1 0:00.12 nginx
4647 vbart 20 0 47180 28208 532 D 0.3 0.1 0:00.17 nginx
4631 vbart 20 0 47180 756 252 S 0.0 0.1 0:00.00 nginx
4634 vbart 20 0 47180 28208 536 D 0.0 0.1 0:00.11 nginx
4648 vbart 20 0 25232 1956 1160 R 0.0 0.0 0:00.08 top
25921 vbart 20 0 121956 2232 1056 S 0.0 0.0 0:01.97 sshd
25923 vbart 20 0 40304 4160 2208 S 0.0 0.0 0:00.53 zsh
      在这种情况下,吞吐率受限于磁盘子系统,而CPU在大部分时间里是空闲的。从wrk获得的结果也非常低:
Running 1m test @ http://192.0.2.1:8000/1/1/1
12 threads and 50 connections
Thread Stats Avg Stdev Max +/- Stdev
Latency 7.42s 5.31s 24.41s 74.73%
Req/Sec 0.15 0.36 1.00 84.62%
488 requests in 1.01m, 2.01GB read
Requests/sec: 8.08
Transfer/sec: 34.07MB
      请记住,文件是从内存送达的!第一个客户端的200个连接创建的随机负载,使服务器端的全部的工作进程忙于从磁盘读取文件,因此产生了过大的延迟,并且无法在合理的时间内处理我们的请求。
      现在,我们的线程池要登场了。为此,我们只需在location块中添加aio threads指令:
location / {
root /storage;
aio threads;
}
      接着,执行NGINX reload重新加载配置。
      然后,我们重复上述的测试:
% ifstat -bi eth2
eth2
Kbps in Kbps out
60915.19 9.51e+06
59978.89 9.51e+06
60122.38 9.51e+06
61179.06 9.51e+06
61798.40 9.51e+06
57072.97 9.50e+06
56072.61 9.51e+06
61279.63 9.51e+06
61243.54 9.51e+06
59632.50 9.50e+06
      现在,我们的服务器产生的流量是9.5Gbps,相比之下,没有使用线程池时只有约1Gbps!

      理论上还可以产生更多的流量,但是这已经达到了机器的最大网络吞吐能力,所以在这次NGINX的测试中,NGINX受限于网络接口。工作进程的大部分时间只是休眠和等待新的事件(它们处于topS状态):
top - 10:43:17 up 11 days,  1:35,  1 user,  load average: 172.71, 93.84, 77.90
Tasks: 376 total, 1 running, 375 sleeping, 0 stopped, 0 zombie
%Cpu(s): 0.2 us, 1.2 sy, 0.0 ni, 34.8 id, 61.5 wa, 0.0 hi, 2.3 si, 0.0 st
KiB Mem: 49453440 total, 49096836 used, 356604 free, 97236 buffers
KiB Swap: 10474236 total, 22860 used, 10451376 free, 46836580 cached Mem

PID USER PR NI VIRT RES SHR S %CPU %MEM TIME+ COMMAND
4654 vbart 20 0 309708 28844 596 S 9.0 0.1 0:08.65 nginx
4660 vbart 20 0 309748 28920 596 S 6.6 0.1 0:14.82 nginx
4658 vbart 20 0 309452 28424 520 S 4.3 0.1 0:01.40 nginx
4663 vbart 20 0 309452 28476 572 S 4.3 0.1 0:01.32 nginx
4667 vbart 20 0 309584 28712 588 S 3.7 0.1 0:05.19 nginx
4656 vbart 20 0 309452 28476 572 S 3.3 0.1 0:01.84 nginx
4664 vbart 20 0 309452 28428 524 S 3.3 0.1 0:01.29 nginx
4652 vbart 20 0 309452 28476 572 S 3.0 0.1 0:01.46 nginx
4662 vbart 20 0 309552 28700 596 S 2.7 0.1 0:05.92 nginx
4661 vbart 20 0 309464 28636 596 S 2.3 0.1 0:01.59 nginx
4653 vbart 20 0 309452 28476 572 S 1.7 0.1 0:01.70 nginx
4666 vbart 20 0 309452 28428 524 S 1.3 0.1 0:01.63 nginx
4657 vbart 20 0 309584 28696 592 S 1.0 0.1 0:00.64 nginx
4655 vbart 20 0 30958 28476 572 S 0.7 0.1 0:02.81 nginx
4659 vbart 20 0 309452 28468 564 S 0.3 0.1 0:01.20 nginx
4665 vbart 20 0 309452 28476 572 S 0.3 0.1 0:00.71 nginx
5180 vbart 20 0 25232 1952 1156 R 0.0 0.0 0:00.45 top
4651 vbart 20 0 20032 752 252 S 0.0 0.0 0:00.00 nginx
25921 vbart 20 0 121956 2176 1000 S 0.0 0.0 0:01.98 sshd
25923 vbart 20 0 40304 3840 2208 S 0.0 0.0 0:00.54 zsh
      如上所示,基准测试中还有大量的CPU资源剩余。
      wrk的结果如下:
Running 1m test @ http://192.0.2.1:8000/1/1/1
12 threads and 50 connections
Thread Stats Avg Stdev Max +/- Stdev
Latency 226.32ms 392.76ms 1.72s 93.48%
Req/Sec 20.02 10.84 59.00 65.91%
15045 requests in 1.00m, 58.86GB read
Requests/sec: 250.57
Transfer/sec: 0.98GB
      服务器处理4MB文件的平均时间从7.42秒降到226.32毫秒(减少了33倍),每秒请求处理数提升了31倍(250 vs 8)!

       对此,我们的解释是请求不再因为工作进程被阻塞在读文件,而滞留在事件队列中,等待处理,它们可以被空闲的进程处理掉。只要磁盘子系统能做到最好,就能服务好第一个客户端上的随机负载,NGINX可以使用剩余的CPU资源和网络容量,从内存中读取,以服务于上述的第二个客户端的请求。


仍然没有灵丹妙药


      在抛出我们对阻塞操作的担忧并给出一些令人振奋的结果后,可能大部分人已经打算在你的服务器上配置线程池了。先别着急。

      实际上,最幸运的情况是,读取和发送文件操作不去处理缓慢的硬盘驱动器。如果我们有足够多的内存来存储数据集,那么操作系统将会足够聪明地在被称作“页面缓存”的地方,缓存频繁使用的文件。

      "页面缓存"的效果很好,可以让NGINX在几乎所有常见的用例中展示优异的性能。从页面缓存中读取比较快,没有人会说这种操作是“阻塞”。而另一方面,卸载任务到一个线程池是有一定开销的。

      因此,如果内存有合理的大小并且待处理的数据集不是很大的话,那么无需使用线程池,NGINX已经工作在最优化的方式下。

      卸载读操作到线程池是一种适用于非常特殊任务的技术。只有当经常请求的内容的大小,不适合操作系统的虚拟机缓存时,这种技术才是最有用的。至于可能适用的场景,比如,基于NGINX的高负载流媒体服务器。这正是我们已经模拟的基准测试的场景。

      我们如果可以改进卸载读操作到线程池,将会非常有意义。我们只需要知道所需的文件数据是否在内存中,只有不在内存中时,读操作才应该卸载到一个单独的线程中。

      再回到售货员那个比喻的场景中,这回,售货员不知道要买的商品是否在店里,他必须要么总是将所有的订单提交给配货服务,要么总是亲自处理它们。
   
      人艰不拆,操作系统缺少这样的功能。第一次尝试是在2010年,人们试图将这一功能添加到Linux作为fincore()系统调用,但是没有成功。后来还有一些尝试,是使用RWF_NONBLOCK标记作为preadv2()系统调用来实现这一功能(详情见LWN.net上的非阻塞缓冲文件读取操作异步缓冲读操作)。但所有这些补丁的命运目前还不明朗。悲催的是,这些补丁尚没有被内核接受的主要原因,貌似是因为旷日持久的撕逼大战(bikeshedding)。
 
      另一方面,FreeBSD的用户完全不必担心。FreeBSD已经具备足够好的异步读取文件接口,我们应该用这个接口而不是线程池。


配置线程池


       所以,如果你确信在你的场景中使用线程池可以带来好处,那么现在是时候深入了解线程池的配置了。

      线程池的配置非常简单、灵活。首先,获取NGINX 1.7.11或更高版本的源代码,使用--with-threads配置参数编译。在最简单的场景中,配置看起来很朴实。我们只需要在http、 server,或者location上下文中包含aio threads指令即可:
# in the 'http', 'server', or 'location' context
aio threads;
      这是线程池的最简配置。实际上的精简版本示例如下:
# in the 'main' context
thread_pool default threads=32 max_queue=65536;

# in the 'http', 'server', or 'location' context
aio threads=default;
      这里定义了一个名为"default",包含32个线程,任务队列最多支持65536个请求的线程池。如果任务队列过载,NGINX将输出如下错误日志并拒绝请求:
thread pool "NAME" queue overflow: N tasks waiting
      错误输出意味着线程处理作业的速度有可能低于任务入队的速度了。你可以尝试增加队列的最大值,但是如果这无济于事,那么这说明你的系统没有能力处理如此多的请求了。

      正如你已经注意到的,你可以使用thread_pool指令,配置线程的数量、队列的最大值,以及线程池的名称。最后要说明的是,可以配置多个独立的线程池,将它们置于不同的配置文件中,用做不同的目的:
# in the 'main' context
thread_pool one threads=128 max_queue=0;
thread_pool two threads=32;

http {
server {
location /one {
aio threads=one;
}

location /two {
aio threads=two;
}

}

}
      如果没有指定max_queue参数的值,默认使用的值是65536。如上所示,可以设置max_queue为0。在这种情况下,线程池将使用配置中全部数量的线程,尽可能地同时处理多个任务;队列中不会有等待的任务。

      现在,假设我们有一台服务器,挂了3块硬盘,我们希望把该服务器用作“缓存代理”,缓存后端服务器的全部响应信息。预期的缓存数据量远大于可用的内存。它实际上是我们个人CDN的一个缓存节点。毫无疑问,在这种情况下,最重要的事情是发挥硬盘的最大性能。

      我们的选择之一是配置一个RAID阵列。这种方法毁誉参半,现在,有了NGINX,我们可以有其他的选择:
# 我们假设每块硬盘挂载在相应的目录中:/mnt/disk1、/mnt/disk2、/mnt/disk3

proxy_cache_path /mnt/disk1 levels=1:2 keys_zone=cache_1:256m max_size=1024G
use_temp_path=off;
proxy_cache_path /mnt/disk2 levels=1:2 keys_zone=cache_2:256m max_size=1024G
use_temp_path=off;
proxy_cache_path /mnt/disk3 levels=1:2 keys_zone=cache_3:256m max_size=1024G
use_temp_path=off;

thread_pool pool_1 threads=16;
thread_pool pool_2 threads=16;
thread_pool pool_3 threads=16;

split_clients $request_uri $disk {
33.3% 1;
33.3% 2;
* 3;
}

location / {
proxy_pass http://backend;
proxy_cache_key $request_uri;
proxy_cache cache_$disk;
aio threads=pool_$disk;
sendfile on;
}
      在这份配置中,使用了3个独立的缓存,每个缓存专用一块硬盘,另外,3个独立的线程池也各自专用一块硬盘。

      缓存之间(其结果就是磁盘之间)的负载均衡使用split_clients模块,split_clients非常适用于这个任务。

      在 proxy_cache_path指令中设置use_temp_path=off,表示NGINX会将临时文件保存在缓存数据的同一目录中。这是为了避免在更新缓存时,磁盘之间互相复制响应数据。

      这些调优将带给我们磁盘子系统的最大性能,因为NGINX通过单独的线程池并行且独立地与每块磁盘交互。每块磁盘由16个独立线程和读取和发送文件专用任务队列提供服务。

      我敢打赌,你的客户喜欢这种量身定制的方法。请确保你的磁盘也持有同样的观点。

      这个示例很好地证明了NGINX可以为硬件专门调优的灵活性。这就像你给NGINX下了一道命令,让机器和数据用最佳姿势来搞基。而且,通过NGINX在用户空间中细粒度的调优,我们可以确保软件、操作系统和硬件工作在最优模式下,尽可能有效地利用系统资源。


结论


      综上所述,线程池是一个伟大的功能,将NGINX推向了新的性能水平,除掉了一个众所周知的长期危害——阻塞——尤其是当我们真正面对大量内容的时候。

      甚至,还有更多的惊喜。正如前面提到的,这个全新的接口,有可能没有任何性能损失地卸载任何长期阻塞操作。NGINX在拥有大量的新模块和新功能方面,开辟了一方新天地。许多流行的库仍然没有提供异步非阻塞接口,此前,这使得它们无法与NGINX兼容。我们可以花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去开发我们自己的无阻塞原型库,但这么做始终都是值得的吗?现在,有了线程池,我们可以相对容易地使用这些库,而不会影响这些模块的性能。
原英文地址:Thread Pools in NGINX Boost Performance 9x!

logstash一个坑

回复

空心菜 发起了问题 1 人关注 0 个回复 5238 次浏览 2015-07-23 21:54 来自相关话题

探底df和du命令统计磁盘使用结果不一致

OpenSkill 发表了文章 2 个评论 3763 次浏览 2015-07-23 01:42 来自相关话题

现象:       最近有一台主机,磁盘不断告警,提示磁盘空间使用大于95%,告警邮件如下图       然后我就登陆服务器查看,然后df -h 和du -csh统 ...查看全部


现象:


      最近有一台主机,磁盘不断告警,提示磁盘空间使用大于95%,告警邮件如下图
d1.png

      然后我就登陆服务器查看,然后df -h 和du -csh统计结果如下所示:
[root@JAVA_HOST1 /]# df -h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vda1 20G 18G 873M 96% /
tmpfs 1.9G 0 1.9G 0% /dev/shm
/dev/vdb 197G 105G 83G 57% /data
[root@JAVA_HOST1 /]# du -csh ./*
6.6M ./bin
41M ./boot
4.0K ./boot_ucloud
105G ./data
156K ./dev
26M ./etc
4.0K ./home
130M ./lib
21M ./lib64
16K ./lost+found
4.0K ./media
4.0K ./mnt
24K ./opt
du: 无法访问"./proc/3741/task/3741/fd/4": 没有那个文件或目录
du: 无法访问"./proc/3741/task/3741/fdinfo/4": 没有那个文件或目录
du: 无法访问"./proc/3741/fd/4": 没有那个文件或目录
du: 无法访问"./proc/3741/fdinfo/4": 没有那个文件或目录
0 ./proc
168K ./root
16M ./sbin
4.0K ./selinux
4.0K ./srv
513M ./swapfile
0 ./sys
13M ./tmp
982M ./usr
378M ./var
107G 总用量
      从du命令统计的结果可以看出,除掉/data分区的105G使用量,/分区的使用大小应该为2G,但是df查看却使用了18G,这明显不正常,那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到底是为什么?


浅谈原理


du的工作原理
      du命令会对待统计文件逐个调用fstat这个系统调用,获取文件大小。它的数据是基于文件获取的,所以有很大的灵活性,不一定非要针对一个分区,可以跨越多个分区操作。如果针对的目录中文件很多,du速度就会很慢了。
 
df的工作原理
      df命令使用的事statfs这个系统调用,直接读取分区的超级块信息获取分区使用情况。它的数据是基于分区元数据的,所以只能针对整个分区。由于df直接读取超级块,所以运行速度不受文件多少影响,所以比较快速。


实验模拟说明


创建并删除文件
      创建文件前的磁盘容量情况:      
# df -h
文件系统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dev/sda1 12G 5.7G 5.5G 51% /
tmpfs 506M 0 506M 0% /dev/shm
      创建文件:
# dd if=/dev/zero of=test.iso bs=1024k count=1000
1000+0 records in
1000+0 records out
1048576000 bytes (1.0 GB) copied, 14.3055 seconds, 73.3 MB/s
      现在的磁盘情况:
文件系统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dev/sda1 12G 6.7G 4.6G 60% /
tmpfs 506M 0 506M 0% /dev/shm
      模拟某个进程正在使用该文件:
# tail -f /tmp/test.iso
      删除该文件
      打开另一个终端,登陆到系统中。查看是否有进程正在使用上面创建的文件:
# lsof |grep test.iso
tail 2175 root 3r REG 8,1 1048576000 752972 /tmp/test.iso
      把该文件删掉,并确认:
# rm /tmp/test.iso
rm:是否删除 一般文件 “/tmp/test.iso”? y
# ls /tmp/test.iso
ls: /tmp/test.iso: 没有那个文件或目录
      查看是否还有进程在使用(注意结尾的标记):
# lsof |grep test.iso
tail 2175 root 3r REG 8,1 1048576000 752972 /tmp/test.iso (deleted)
      查看磁盘使用情况:
# df -h
文件系统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dev/sda1 12G 6.7G 4.6G 60% /
tmpfs 506M 0 506M 0% /dev/shm
# cat /proc/diskstats |grep sda1
8 1 sda1 54385 5184 1626626 130090 20434 635997 5251448 5345733 0 111685 5475829
      可见,虽然从ls 已经无法找到该文件,但因为tail 进程仍在使用该文件,故实际上内核并没有把这文件所占用的空间释放出来(df 结果和删除文件之前是一样的)。
 
停止tail进程:
      回到第一终端,用Ctrl+C 终止tail 进程,查看结果:
# df -h
文件系统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dev/sda1 12G 5.7G 5.5G 51% /
tmpfs 506M 0 506M 0% /dev/shm
# cat /proc/diskstats |grep sda1
8 1 sda1 54473 5184 1627402 130617 20453 636042 5251960 5345756 0 112226 5476379
      至此,文件所占用的空间已完全释放。
实验结果:
1、若有进程在占用某个文件,而其他进程把这文件删掉,只会删除其在磁盘中的标记,而不会释放其占用的磁盘空间;直到所有访问该文件的进程退出为止;
2、df 是从内核中获取磁盘占用情况数据的,而du是统计当前磁盘文件大小的结果,由于磁盘标记已被删掉,因此du 不会计算上述被删除文件的空间,导致df 与 du的结果不一致。


解决问题


1、把占用文件的相关进程关闭
      通过下面的命令得到这些已被删除,但未释放空间的文件和进程信息,然后删除  
# lsof |grep deleted 
找到这些进程后,在安全的情况下把其kill,空间自会马上释放。
# lsof |grep deleted |awk '{print $2}'|xargs -n1 -t kill -9

2、以清空的方式替代删除
      归根到底,产生问题的原因是,访问该文件的文件指针(句柄),在rm 动作后,因为进程仍在访问,因此,仍处在文件里面(中间或结尾处)。所以,如果用清空的方式,把文件指针重置,该文件所占用的空间也会马上释放出来。
# echo > /tmp/test.iso
# df -h
文件系统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dev/sda1 12G 5.7G 5.5G 51% /
tmpfs 506M 0 506M 0% /dev/shm
# tail -f /tmp/test.iso
tail: /tmp/test.iso: file truncated
      所以,对于常发生类似问题的文件,如:日志记录文件等。以改名、清空、删除的顺序操作可避免该问题发生。


教育意义


当出现du和df差距很大的情况时,考虑是否是有删除文件未完成造成的,方法是lsof命令,然后停止相关进程即可。
(2)可以使用清空文件的方式来代替删除文件,方式是:echo > test.iso。
(3)对于经常发生删除问题的日志文件,以改名、清空、删除的顺序操作。
(4)除了rm外,有些命令会间接的删除文件,如gzip命令完成后会删除原来的文件,为了避免删除问题,压缩前先确认没有进程打开该文件。[/code]


文件空洞


  文件读写时,如果先文件指针偏移很大一段,然后写入1byte;这样这个文件实际占用1byte空间,但是stat查看文件大小,或者读写时,都会发现文件很大;所有没有写内容的都返回0,且不占用空间,这样的文件叫 'sparse file',即文件空洞
容易发生在一个进程在写一个文件,这是人工进行清空文件操作,就会产生。


pip install greenlet 报错

OpenSkill 回复了问题 2 人关注 1 个回复 4699 次浏览 2015-07-21 15:52 来自相关话题

Centos安装pip和elasticsearch模块基本使用

OpenSkill 发表了文章 2 个评论 4538 次浏览 2015-07-20 23:21 来自相关话题

CentOS安装python包管理安装工具pip的方法如下: # wget --no-check-certificate https://github.com/pypa/pip/archive/1.5.5.tar.gz # ...查看全部


CentOS安装python包管理安装工具pip的方法如下:


# wget --no-check-certificate https://github.com/pypa/pip/archive/1.5.5.tar.gz
# mv 1.5.5 1.5.5.tar.gz
# tar zxf 1.5.5.tar.gz
# cd pip-1.5.5/
# python setup.py install
验证:
# pip -V
pip 1.5.5 from /usr/lib/python2.6/site-packages/pip-1.5.5-py2.6.egg (python 2.6)


安装elasticsearch模块如下:


# pip install elasticsearch


使用示例如下:


>>> from datetime import datetime
[quote]>> from elasticsearch import Elasticsearch[/quote]

# 默认情况下我们连接 localhost:9200
[quote]>> es = Elasticsearch()[/quote]

# datetimes 将序列化
[quote]>> es.index(index="my-index", doc_type="test-type", id=42, body={"any": "data", "timestamp": datetime.now()})
{u'_id': u'42', u'_index': u'my-index', u'_type': u'test-type', u'_version': 1, u'ok': True}[/quote]

# 但不是反序列化
[quote]>> es.get(index="my-index", doc_type="test-type", id=42)['_source']
{u'any': u'data', u'timestamp': u'2013-05-12T19:45:31.804229'}
[/quote]